close

會計師們如果聽到這個問題,一定會很大聲吼妳: 怎麼不找人? 我們每年從大學聘用三四百個新人, 怎麼會少! 但無奈的現實是: 人就是不夠用. 這個現象當然跟台灣飽和的資本市場有關。新掛牌公司跟公開發行公司一年比一年少,已掛牌的公司也長不大,可是每年還是都有協理副總升合夥人,分餅的人越來越多,餅卻沒長大,每個人能分到的自然越來越少。台灣的公司最擅長的就是成本管理,從沒把審計公費當成必要的支出,都是一砍再砍,甚至相互比價後再殺價,所以審計公費二三十年都漲不上去,可是這些公司內部營運卻越來越複雜,所以公費沒漲,工時卻每年提高。新客戶,業務沒起色,成本年年升,三者相加的惡性循環就是:遇缺不補,砍加班費。合夥人一定不會先砍自己的薪水,因為他們熬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拿這樣的高薪,於是乎就壓榨下面的人,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一個人做兩三個人的事。根據我的粗略統計,事務所一到四年級的從業人員一周工時大約是80~100個小時,這是把被砍加班的時間也算進去。照理說,既然四大整年都忙,那多請一倍的人應該也不為過,可是這樣就把可砍掉的工時稀釋了。舉例來說:如果每個人每週工作90小時,那表示每週加班50個小時,這50個小時就成了合夥人可以用各種理由 (包括研究客戶帳目的時間是自己的學習成本”)砍掉的工時。隨便砍掉個10小時,就省了20%的加班費。如果雇員增加一倍,那每個人每週工時就縮短到45小時,這樣一來能砍的就只剩5小時。既然砍工時多多益善,headcount自然越少越好,只是苦了廣大四大雇員,天天熬夜頭髮白眼圈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rkblue21 的頭像
    darkblue21

    事務所的門徒 會計帳的工匠 查帳員的人生

    darkblue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